《独觉》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六句三联。第一联描写景物,第二联抒发胸臆,第三联阐释人生。首联诉诸视觉和听觉,用“空”和“寥落”来渲染一种寂静的境界,显现出诗人失意不平、孤独无依的情感轨迹。接下二句写一“怨”一“惊”的心理活动,叹惋时光的流逝不返和成就一番事业的艰难。结尾二句语气豪迈旷达,虽是自宽自慰,实则是自怨自愤,巧妙地升华了全诗的意境。全诗脉络清晰,环环紧扣,一气呵成。
觉来窗牖(1)空,寥落(2)雨声晓。
一觉醒来窗外一片空濛,晨雨稀疏我不禁忧心忡忡。
良游(3)怨迟暮(4),末事(5)惊纷扰。
长期外游嗟怨身损神销,琐事如麻一一困扰胸中。
为问经世(6)心,古人难尽了(7)。
徒有经世济民的一腔宏愿,自古至今谁不是希望落空!
(1)窗牖:窗户。
(2)寥落:稀疏。
(3)良游:尽兴之游。
(4)迟暮:比喻晚年、衰老。
(5)末事:琐碎小事。末:凡物之细碎如粉者曰“末”。
(6)经世:处理国家大事。经,治理。
(7)尽了:全部实现。尽,悉也,备也。
《独觉》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冬作者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滞留永州十年之久,既为贬徙之客,故屡遭排挤,除了写作,未供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