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

韩偓 〔唐代〕 韩偓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偶见》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古代少女自由自在的生活片段,诗中描绘了少女在荡秋千后解裙休息,欲饮美酒时遇客来访,便带着微笑跑开,边搓梅子边在中门探视着的场景。此诗恰似一组特写镜头,诗人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活画了少女天真烂漫的情态,用词浅近生动,格调清新自然,富有动感和情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秋千(1)困解罗裙,指点醍醐(2)(3)一尊(4)

尽情荡秋千的少女感到疲倦便解开了束身的罗裙,她有些口渴,便轻轻指示侍从想得到甘美解渴的乳酪。

见客入来和笑(5)(6)手搓梅子(7)(8)中门(9)

突然发现有客人来访,少女脸上瞬间绽放笑容,然后转身快步走开,遮掩中门探视着,轻轻搓揉着梅子。

注释

(1)打:摇荡。

(2)醍醐:古时称从牛乳中逐次提炼出的精粹部分,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其甘美。这里当指上好的饮品。

(3)索:求取。

(4)一尊:一杯。尊,古代酒器,中部较粗,口径较大。

(5)和笑:犹带笑。

(6)走:跑。

(7)手搓梅子:一种儿戏动作。李白《长干行二首》:“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8)映:遮蔽。

(9)中门:指门的中央。古代门中设木为限,“横界于门下者为阈,直竖于门中者为梱”(《说文通训定声》),门的二梱中间称中门。

创作背景

《偶见》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可能是诗人偶见别家少女所作。韩偓是唐末五代的杰出诗人,他的创作以天复三年(903)被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以百首香奁诗为代表,多写男女艳情,远承齐梁宫体,近法李商隐无题诗,多为游戏之笔,这首《偶见》便是其中代表作。

拼音版

ǒujiàn

qiūqiānkùnjiěluóqúnzhǐdiǎnsuǒzūn

jiànláixiàozǒushǒucuōméiyìngzhōngmén

作者简介

韩偓

韩偓

晚唐大臣、诗人,南安四贤之一

韩偓(844—923),字致尧,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幼聪明好学,十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曾官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后入闽,依王审知而卒。有诗集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