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乡友

王僧孺 〔南北朝〕 王僧孺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春日寄乡友》是南朝诗人、骈文家王僧孺所作的诗。这是首春天写给同乡友人的诗作,在浓浓的思友之情之外,更有深刻的思乡之叹。诗的情与景都紧扣“春日”两字来写,景是春景,情因景生。羁旅在外的诗人,本来已是乡愁难诉了,却偏偏又值春花柳绿之时,万象更新之季,因此,更加思亲念友,平添新愁。此诗风格清新,语言畅达,意味隽永。语言朴质无华,直抒胸臆,显得感情真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旅心(1)已多(2),春至尚离群(3)

羁旅者的心中已充满愁绪,更何况春光正好却离群索居。

翠枝(4)斜影,绿水散圆文(5)

青翠的枝条交错倩影摇曳,碧绿的湖水荡开圆圆的涟漪。

戏鱼两相顾(6),游鸟半藏云(7)

嬉戏的鱼儿成双结伴相顾恋,遨游的鸟儿云里霞端把友觅。

何时不悯默(8)是日(9)最思君。

何时不在苦苦相思忧愁无语,值此春日更将乡友怀思惦记。

注释

(1)旅心:指羁旅在外的愁思。

(2)恨:遗憾,不满意。

(3)离群:远离朋友。

(4)结:交叠。

(5)圆文:文,同“纹"。水中涟漪。

(6)两相顾:指游鱼在水中互相嬉戏眷恋。

(7)半藏云:指鸟儿在高空中若隐若现的姿态。

(8)悯默:因伤而沉默。悯,哀伤。江淹《哀千里赋》:“既而悄怆成忧,悯默目伶。”

(9)是日:此日。

创作背景

《春日寄乡友》此诗当作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当时作者只身孤处于万里之遥的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州)任太守,常常渴望能与故乡的知己把晤,以慰友情乡愁。所以春日写诗,遥寄乡友,以抒发怀念之情。至于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因资料不足,已无法确定。

拼音版

chūnxiāngyǒu

xīnduōhènchūnzhìshàngqún

cuìzhījiéxiéyǐng绿shuǐsànyuánwén

liǎngxiāngyóuniǎobàncángyún

shímǐnshìzuìjūn

作者简介

王僧孺

王僧孺

南朝梁诗人、骈文家

王僧孺(464—521),字僧孺,南朝梁东海郯人。少好学,六岁能文。曾任尚书左丞、御史中丞。遍览群书,学识渊博,兼擅书法。与沈约、任昉为当时三大藏书家。有文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左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