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居庸关》是清代诗人徐兰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士卒怀土恋乡的感情,真实准确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广大将士的矛盾心理状态。全诗用两个寻常的意象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用一个细微的动作来展示征人刹那间的内心活动,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将军此(2)去必封侯(3),士卒何心肯逗留。
将军此去必定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升官封爵,这对于士卒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他们急于奔赴边地,无意逗留不前。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4)关争得(5)不回头。
而关内温暖美好,关外严寒可怖,士卒们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
(1)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
(2)此:此字原缺,据诗意补出。
(3)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
(4)出:出字原缺,据《清诗别裁》补。
(5)争得:怎么能。争,同“怎”。
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康熙帝第二次统兵亲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出居庸关》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