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箫·秋景堪题》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散曲。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绚丽宜人的秋山风光图,表达了作者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而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之情。全曲意象绚丽壮阔,情感豪迈旷放,语言精美自然,音律畅适和谐,堪称声文并茂。
秋景堪题(2),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3),黄菊绕东篱(4)。
秋天的景色真美,简直可以入画入诗。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鲜艳,红遍了整个山溪。恰好有一条青松掩映下的小径,路旁盛开的黄菊环绕着竹篱。
正清樽斟泼醅(5),有白衣劝酒杯(6)。官品极(7),到底成何济(8)!归,学取(9)他渊明(10)醉。
值此良辰美景,正应斟满酒杯开怀畅饮,更难得有布衣朋友殷勤劝酒。纵然官至极品,到底又顶什么用?不如学那陶渊明,归去以诗酒自娱。
(1)碧玉箫:曲牌名,入双调。基本句式为四五、四五、三五、三三、一五,九句九韵。
(2)堪题:值得写,值得描画。
(3)松径偏宜: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意。松径,指隐居的园圃。偏宜,恰好。
(4)黄菊绕东篱: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
(5)泼醅:没有过滤的酒。
(6)有白衣劝酒杯:引用陶渊明“九月九日有菊无酒,适逢友人遣白衣童子送酒”的典故。陶渊明九月九日在宅边菊丛中,坐了很久,正苦无酒,忽值江州剌史王弘派白衣送酒至,陶渊明于是就酌,烂醉而归。白衣,给官府当差的人;一说布衣,指无官职的平民。
(7)官品极:最高的官阶。
(8)成何济:有什么益处。济,益处。
(9)取:语助词。
(10)渊明:即东晋诗人陶渊明。
《碧玉箫·秋景堪题》这首小令所表现的是隐逸之情,当作于元朝建立之后。元朝推行的是与宋朝绝然相反的重武轻文政策,官场黑暗险恶,阴谋倾轧,朝廷杜绝贤路。而关汉卿这样的正直之士又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于是写下这种抒写隐逸之情表达绝意仕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