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蓝田山石门精舍》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纪游诗,诗的前八句写诗人于黄昏时驾上轻舟,开始出游,表现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中间八句写到达山寺的过程与到达之后的所见所闻;末八句写诗人对山寺环境的喜爱,表现出了诗人与山僧、桃源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全诗通篇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的清新审美感受,叙事委曲,绘景细致,颇富审美意味。
落日山水好,漾(3)舟信(5)归风(6)。
落日时分山水更加美好,荡起轻舟任凭晚风吹送。
玩(7)奇不觉远,因以(8)缘(9)源穷(10)。
玩赏奇景不觉深入已远,于是顺水探寻溪源幽境。
遥爱云木(11)秀,初疑路不同(12)。
遥望不禁深爱云林秀美,起初怀疑所走路径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13)与前山通。
哪知清清水流忽然折转,却没想到竟与前山连通。
舍舟(14)理(15)轻策(16),果然惬所适(17)。
拄起轻便手杖舍船上岸,所去之处果然恰适心胸。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18)。
见有四五个年老的僧人,在松柏浓荫下语笑从容。
朝梵(19)林未曙,夜禅(20)山更寂。
早晨诵经林间未透曙光,夜晚参禅山中更显寂静。
道心(21)及牧童,世事问樵客(22)。
禅心也让牧童变得宁静,人世事只好问上山樵翁。
暝(23)宿长林(24)下,焚香卧瑶席(25)。
入夜便在高树下住宿,焚着香卧席上仰对星空。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溪谷里芳香暗袭人衣,山间明月照得石壁晶莹。
再寻畏迷误,明发(26)更(27)登历(28)。
再来寻找这里恐怕迷路,天一亮启程前当再登临。
笑谢(29)桃源人,花红复来觌(30)。
笑着向这些桃源人告辞,等到花红时候再来相寻。
(1)蓝田山:在陕西蓝田县东南,灞水之源,出蓝田谷西。
(2)石门精舍:蓝田山佛寺名。
(3)漾:泛,荡。
(4)漾舟:泛舟。
(5)信:听任,听凭。
(6)归风:回风,旋风。
(7)玩:《全唐诗》作“探”。探索、赏玩意。
(8)因以:因而。
(9)缘:沿着,顺着。《唐诗纪事》作“寻”。
(10)穷:行到尽头。辋水北流入灞水,自辋水乘舟入灞,复溯灞水而上,寻其源头,即可抵蓝田山。
(11)云木:参天古木。
(12)路不同:指沿水而行,不能到达那生长着“云木”的地方(即石门精舍所在之处)。
(13)偶:偶然,恰巧。
(14)舍舟:弃舟上岸。
(15)理:治,加工制作。
(16)策:拐杖。
(17)惬所适:对所到之地感到满意。适:往,到。
(18)荫松柏:谓有松柏遮盖其上。语出《楚辞·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19)朝梵:和尚早晨诵经。梵: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因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称。
(20)夜禅:夜晚坐禅。
(21)道心:即菩提心,佛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译,意为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
(22)世事问樵客:谓佛寺与世隔绝,欲知世俗之事,向樵夫打听。
(23)暝:夜晚。
(24)长林:高大的树林。
(25)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席子。
(26)明发:早晨起程。
(27)更:再。
(28)登历:登临游历之意
(29)谢:告辞。
(30)觌:相见。
《蓝田山石门精舍》这是一首记游诗,写的是往游蓝田山石门精舍(佛寺)的经过。诗当作于诗人晚年隐居蓝田山中的辋川别业时,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