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纳兰性德 〔清代〕 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侧重写景,结处点出相思,清丽灵动。下片写追忆之怀。前二句承上片意脉勾画当日之密意浓情。结句则化实为虚,写想象中的情景。全词意蕴悠然,颇具浪漫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春情只到梨花薄(1),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2)人间犹有未招魂(3)

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时候,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却不知道人间尚有人相思惆怅,不能自已。

银笺(4)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5)。为伊判作(6)梦中人,(7)向画图清夜唤真真(8)

曾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

注释

(1)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

(2)不道:犹不管、不顾。

(3)招魂:招生者之魂。

(4)银笺:涂有银粉的笺纸。

(5)同心苣: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亦指织有这种图案的同心结。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

(6)判作:甘愿作。

(7)索:犹应,须,得。

(8)真真:美人之代称。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亦怀亡妻之作。卢氏卒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梨花期已过,《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词至早当作于康熙十七年。”

文学赏析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这首词叙述对亡妻的思念。

上片“春情”二句谓梨花开放时已近暮春,虽然漂亮,但是不久就零落殆尽。但“春情只到梨花薄”,并不单指梨花因为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稀薄,而意在梨花盛开于美好的春天,来不及欢喜就被风吹落了。以春光比喻相处的美好时光,用凋谢的梨花来指代心中的爱人,暗示妻子年纪尚轻,不幸亡故,语句略带怨意。“斜阳”二句责问斜阳为何匆匆下山,天色垂暮,而不管自己还在为妻子招魂,希望能复其精神,延其年寿。由怨生怒,语似无理,实为情深之故。

下片写思忆。当年与妻子的定情诗句,特地另外写在银笺上,还密密地打着同心结,以示对妻子的爱心永远不变。甘愿作梦中人,以便能和妻子一起在梦中生活;或者对着亡妻的遗像呼唤她的名字,希望她能像传说中的真真一样,从画图上走下来,复活重生。这种心情,在作者的悼亡词中经常流露,说明词人对妻子情深意挚,妻子死后还念念不忘。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该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自然过渡到下片直抒胸臆,词意一气贯注,酣畅淋漓。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