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侍宴

苏轼 〔宋代〕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上元侍宴》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封建时代皇帝临朝,礼仪最繁琐,等级最森严,皇帝高高在上,臣子战战兢兢。此诗描写上元之夜群臣在殿前等待皇帝驾临的景况。诗人借仙风、通灵殿、红云、玉皇来比喻宋宫景象以及宋朝皇帝,虽为歌功颂德之作,亦可见其构思之奇巧。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淡月(1)疏星(2)建章(3)仙风(4)吹下御炉香。

月光淡星儿稀围绕着建章宫阙,御炉里的香灰被仙风悄悄吹落。

侍臣鹄立通明殿(5),一朵红云(6)玉皇(7)

通明殿臣子们鹄鸟般伸颈肃立,此刻捧天帝的是一簇红色云朵。

注释

(1)淡月:淡淡的月光。

(2)疏星:稀疏的星星。

(3)建章:汉代的皇宫名,这里借指宋代皇宫。即建章宫。

(4)仙风:这里喻宫中吹来的风。

(5)通明殿:玉皇大帝宫殿名。借指宋皇宫。

(6)红云:比喻穿红袍的侍臣。

(7)玉皇:天宫中最高的统治者,借指宋帝。

创作背景

元祐七年八月,苏轼自扬州以兵部尚书诏还,九月到京,后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守礼部尚书任。《上元侍宴》此诗是元祐八年(1093)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苏轼侍从皇帝观灯而作的“应制诗”,写了元宵夜皇帝举行宴会而群臣陪饮的所见所感,为宋王朝歌功颂德。

拼音版

shàngyuánshìyàn

dànyuèshūxīngràojiànzhāngxiānfēngchuīxiàxiāng

shìchéntōngmíngdiàn殿duǒhóngyúnpěnghuáng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