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
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
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
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前四句前四句以故作放旷的语调,抒写去国离乡被迫外任的政治失意之慨,同时显示自己不改素志,关切国计民生,不忘讥刺时弊的“顽固”精神。后四句以古人高节赞誉毛、方两位同游者,并写出自己与他们邂逅结伴同游的难得和因此信笔赋诗的豪兴。
推挤(1)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2)。
推不去挤不走在这里已经三年,鱼鸟都嘲笑我愚顽过头。
人未放归江北路(3),天教看尽(4)浙西山(5)。
没有放回江北的都城,老天有意让我把浙西的山水遍游。
尚书清节衣冠(6)后,处士风流水石间(7)。
毛先生品节清正,是魏代著名尚书毛玠之后。方先生宛如唐朝高人方干,徜徉在水石间多么闲雅风流。
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8)。
和他们相逢欢笑是这样难得,趁兴写出狂放诗篇不必把字句细究。
(1)推挤:排挤。
(2)顽:愚钝。
(3)江北路:指返回帝京的道路。
(4)看尽:一作“尽看”。
(5)浙西山:浙江西部的山。
(6)清节衣冠:衣冠,指士大夫。清节,高洁的节操。
(7)处士风流水石间:用方干事。晚唐诗人方干,字雄飞,新定(今浙江建德)人。举进士不第,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镜湖以终。人称“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与姚合、贾岛等诗人酬唱频繁,意气相投。诗风清峭幽迥。
(8)不须删:谓不须增删、修改。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这组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时诗人年三十九。是年苏轼因察看蝗灾,过於潜,八月二十七日与毛、方二人同游西菩提寺,作此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