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舍人之江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送别友人之作,诗作通过借用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的典故,赞美了张舍人高洁的人格,并将秋风、雁影、孤帆等自然景物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感伤氛围。诗人以天清雁远、海阔孤帆的景象为背景,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这首诗词旨婉切、章法严密,不孤立写景,而是借景见人,由景传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翰(2)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你这次回江东就像当年为想吃鲈鱼而辞官的张翰,况且这阵阵秋风又惹动思乡的波澜。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3)。
你远去的身影如同睛空中渐渐消逝的彊雁,而飘泊的我仍如那浩荡的海上迟归的孤帆。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如箭的归程是你如箭的归期,江水东流不再复返,我们不知何日再能相见。
吴洲(4)如见月,千里幸(5)相思。
你在吴洲的家中无论何时见到那一轮明月时,总不要忘掉这月光中有我李白对你的一番相思之情与祝愿。
(1)张舍人:名字不详。舍人,官名,是朝廷中书省官名,一般有中书舍人和通事舍人,掌管进奏、参议表彰或引见人员受皇帝召见等事务。此指太子属下的中舍人或舍人,为太子亲近的属官。
(2)张翰:西晋吴县人,曾在洛阳任职,因感于秋风起,思家乡鲈鱼美味而辞官回乡。《晋书》:“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里是指代张舍人。
(3)迟:缓慢。
(4)吴洲:即吴中(今江苏苏州)。这里泛指江东地区。
(5)幸:希望。
《送张舍人之江东》此诗主流观点认为是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游襄送别友人阳时所作。一说为孟浩然所作,并题为“送张舍人往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