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画像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飗。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杜甫画像》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先是从杜甫的诗歌写起,赞美他的诗歌气势非凡,有天地浑然之气;再写杜甫仕途的悲惨遭遇,以及本来就家庭贫苦却又遭受丧子之痛的境况,默默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最后赞美杜甫的高尚人格,表达了对杜甫的钦佩之情。这是一首颂扬人物生平的七言古诗。全诗五言与七言交错而发,铿锵有力,气势磅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吾观少陵(1)诗,为与元气(2)(3)

我看杜少陵的诗,可以说是与世间物质本原相通,具有浑然正气。

力能排天(4)斡九地(5),壮颜毅色不可求。

他的诗有开拓天宇、旋转大地的力量,那雄壮的面貌和坚毅的神情都是我难以企及的。

浩荡八极(6)中,生物岂不稠。

在这广阔浩渺的世界中,自然就会生有多种多样的生物。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7)

有美丑、大小而且千差万别,竟然看不出是怎样被创造万物之手雕镂、刻画出来的。

惜哉命之穷,颠倒(8)不见(9)

杜甫具有这样的才华,可惜命运多舛到了极致,他一生穷困潦倒,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他年近半百只担任了一个小官,可是后来还是免不了被贬谪流徙,忍饥挨饿漂泊了半个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10)盗贼(11)戈矛(12)

他的妻子瘦弱,后来他的幼子饿死,一家人在战乱年代还常常遭受盗贼兵祸的威胁。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这样的环境下,杜甫依然不忘记忧思国家社稷安危,他用诗歌揭露争的残酷,去吟咏民间疾苦。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他的心愿是希望皇上能成为像尧舜那样圣明的君主,大臣都能像商的伊尹和周朝的周公旦一样贤能。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飗(13)

他一个人住在破旧的屋子里,宁愿让他受冻而死,也不忍心看着天下人在寒风冷雨中颠沛流离。

(14)悼屈(15)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

现在的人只为个人困境悲叹,伤感自己怀才不遇,我真为他们感到羞愧。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16)流。

所以当我看到杜甫的画像时,想起了他高洁的品质和才华,再一次泪流满面地躬身祭拜。

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只是如今推想杜公的思想和胸怀,自古以来很少见,我真希望他能起死回生,然后追随在他的身边一同畅游。

注释

(1)少陵:杜甫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2)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一之气。这种混一之气,清而轻者上开为天,浊而重者下沉为地。古人认为这是世界物质本原。

(3)侔:相等,齐。

(4)排天:开拓天宇。

(5)斡九地:旋转大地。斡,旋转。

(6)八极:八方最边远的地方,指整个世界。

(7)雕锼:刻镂,雕刻。

(8)颠倒:指困顿潦倒。

(9)收:接纳,这里指被朝廷任用。

(10)攘攘:纷乱拥挤的样子。

(11)森:密集的样子。

(12)戈矛:戈和矛。泛指兵器。

(13)飕飗:寒气、寒风,亦指风雨声。

(14)屯:艰难困顿,不顺利。

(15)悼屈:为怀才不遇者感伤。悼念,悲伤。

(16)涕泗:泪涕。涕,眼泪。泗,鼻涕。

创作背景

王安石对杜甫推崇备至。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王安石在任舒州通判期间,辑录了一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集,并写有《老杜诗后集序》。《杜甫画像》大约写于这前后。

文学赏析

《杜甫画像》这是一首颂扬人物生平的七言古诗,诗中强调杜甫巨大的文学创作才能、崇高的道德光辉的人格和自己景仰追随的愿望。诗中五言与七言交错而发,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抑扬顿挫之间使人心潮澎湃,情感一触即发。

在这首古诗中,王安石传神地刻画了杜甫的精神风貌,真切地表现了他的心中所感。诗中先是从杜甫的诗歌写起,赞美他的诗歌气势非凡,有天地浑然之气,而且“力能排天斡九地”,其“壮颜毅色不可求”,足以“天地造化万物,或丑或美,大小巨细,千姿万态的化育之功”,显然这是在比喻杜甫不同凡响的才华;再写杜甫仕途的悲惨遭遇,以及本来就家庭贫苦却又遭受丧子之痛的境况,默默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最后赞美杜甫的高尚人格,表达了对杜甫的钦佩之情。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