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临江仙·探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先表明了作者近来的心境和态度,后写梅在冰雪严寒中的风骨和姿态,咏梅而又咏己,于雪梅中可见人的精神品格。下片写梅傲霜雪只能独守空寒,实际上是说自己处江湖之远无法为朝廷效力,最后归于写景,一种忘情忘怀的境界悄然而出。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不取常径,运用对照、比喻、暗示等手法,把梅花的绝尘之美与自己的无比赏爱之情融会在一起,使梅花成为作者内心情怀的映照,和作者精神品节的象征。
老去(1)惜花心已懒(2),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3)玉溪(4)春。更无花态度(5),全有雪精神(6)。
老来惜花之心虽已减,爱梅还绕江村去探寻。玉溪梅花一枝先报春。毫无花儿柔媚娇艳的姿态,洁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剩向(7)空山餐秀色(8),为渠(9)著句清新(10)。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11)不记,归路月黄昏。
欣赏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为梅花写下清新词句。竹林下流水带走水上云。酒醉中全然记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黄昏。
(1)老去:谓人渐趋衰老。
(2)心已懒:情意已减退。
(3)一枝先破:春天梅花先开。一枝:指梅花。破:绽开,开放。
(4)玉溪:水名,即江西信江,信江在玉山县境叫玉溪。
(5)花态度:谓花的柔媚之态。态度:姿态。
(6)雪精神:如雪一样高洁的精神。
(7)剩向:尽向。
(8)餐秀色: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丽,此取后义。
(9)渠:他(方言),此即指梅。
(10)著句清新:写清新的词句。
(11)浑:简直,全。
神宗淳熙九年(1182)至光宗绍熙三年(1192),稼轩落职闲居,在江西上绕北灵山下的带湖十易寒暑。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这首《临江仙》即作于此时。稼轩文武全才,慷慨负气,可惜困于遭际,不得施展抱负。他又是极有性情的人,对恢复大业的无成、朝廷的失计,一直耿耿于怀。此时他正值壮年,却居于带湖之上,与鸥鹭为伴,销磨壮志,无补国家。因而磊石可不平之气随处触发,往往流露于不自觉。《临江仙·探梅》这首词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