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

米芾 〔宋代〕 米芾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垂虹亭》是宋代米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太湖秋色,从大处落笔,景广阔;次句从细处着笔,写太湖一带的特色鲈鱼和柑橘,句中“玉”字与“金”字,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又见出其质之美;后两句通过一个“寄”字把垂虹秋色与家乡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扩大了诗篇的意境和空间。全诗笔力豪健,襟怀开阔,写得很有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断云一叶(2)洞庭(3)帆,玉破鲈鱼金破柑(4)

浩渺太湖之上,飘浮着一叶断云般的小帆。湖中鲈鱼白亮亮如同美玉,柑桔宛若金子金灿灿。

好作新诗寄桑苎(5),垂虹秋色满东南。

我想写一首新诗寄往遍植桑些的家乡,告诉亲人:这垂虹的秋色呵,弥漫了中国的东南!

注释

(1)垂虹亭:亭名,在太湖东侧的吴江垂虹桥上,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

(2)断云一叶:指船。一叶,帆船。

(3)洞庭:注者或谓太湖別名,非乃山名,指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中二小岛,洞庭东山(今与陆连)、洞庭西山。《文选》李善注:“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中有石室,俗谓洞庭。”

(4)玉破鲈鱼金破柑:形容洁白如玉的鲈鱼和霜后金黄的柑橘。破,剖开。

(5)桑苎:桑兰,桑树与苎麻,此处代指故乡。唐代陆羽号桑苎翁。他隐居吴兴,嗜茶,这里举陆以为同调

创作背景

《垂虹亭》此诗写作者于垂虹亭所见江南秋色,兼抒写怀抱。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但据文献记载,北宋元丰五年(1082),米芾在南方,至湖北黄州见苏轼,后又在南京见王安石,大概那一年由苏州乘舟泛至吴江并登临垂虹亭。

拼音版

chuíhóngtíng

duànyúndòngtíngfānjīngān

hǎozuòxīnshīsāngzhùchuíhóngqiūmǎndōngnán

作者简介

米芾

米芾

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又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的程度。传世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词》《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