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送别词。这首词上片写的是词人别友人赴任并寄予其深切厚望,下片希望友人能够发挥才干、建立功勋。这首词虽时饯别,但意在抱负,气势遒劲,略有感伤。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厚重情谊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寒食(3)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4)城下,记我旧停骖(5)。襟以潇湘(6)桂岭(7),带以洞庭青草(8)紫盖(9)屹西南。文字起骚雅(10)刀剑化耕蚕(11)

你寒食节也未能小住,匆匆地就要赶赴衡州。曾记得在石鼓山畔,衡阳城下停过车马。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十分佳丽。盼望着你到任后注重教化,关心农事。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

使君(12),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13)堂上,尊俎(14)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16)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厚卿你能力不群政事才干出众。一定要整顿吏治,严肃果断而从容不迫。休说君门遥不可及,但能政绩卓著,即可奉诏归朝。你既然走了我同谁饮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2)郑厚卿:郑如峦,字厚卿,曾任衡州太守。

(3)寒食:即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4)石鼓:即石鼓山,在衡州城东。

(5)停骖:停车,骖,驾车的马。

(6)潇湘:潇水和湘水。

(7)桂岭:即香花岭,在湖南临武县北。

(8)洞庭青草:湖名。

(9)紫盖:衡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峰。

(10)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

(11)刀剑化耕蚕:辛弃疾谓友人到任会重农桑。

(12)使君:州府长官的别称,此谓郑厚卿。

(13)奋髯抵几:《汉书·朱博传》:“博迁郄琊太守,齐部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病卧,博奋髯抵几日:‘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皆罢斥诸病者。”用此典谓友人将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14)尊俎:酒杯与盛肉的器具,这里代指宴席。

(15)民歌五栲:《后汉书·廉范传》载:蜀郡旧制禁止百姓点灯夜作以防火灾,廉范到任后,废除旧制,严令储水防火,百姓方便,乃作歌日:“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栲。”’稼轩用典谓郑厚卿到任会取得政绩,得到百姓拥戴。

(16)归诏:谓郑厚卿有政绩,皇帝会下诏召回朝廷。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这首诗是辛弃疾于淳熙十五年(1188)春送友人郑厚卿赴衡州任作。时值寒食,词人不忍友人离去,但又不得不送别友人,词人同时也对其寄予了深切厚望,希望友人重视农耕,帮助人们发展生产,故作此篇。

拼音版

shuǐdiàotóu··sòngzhènghòuqīnghéngzhōu

hánshíxiǎozhùqiānyōngchūnshānhéngyángshíchéngxiàjiùtíngcānjīnxiāoxiāngguìlǐngdàidòngtíngqīngcǎogài西nánwénsāodāojiànhuàgēngcán

kànshǐ使jūnshìdìngfánfènrántángshàngzūngāotánxìnjūnménwàndànshǐ使mínguīzhàofènghuángxiánjūnshuíyǐnmíngyuèyǐngchéngsān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