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秋思·其四

黄景仁 〔清代〕 黄景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为语遶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都门秋思四首》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描述作者流寓京师以来的景况及种种感慨。全诗多寒苦语、颓废语,亦多愤激语、孤傲语,怆人心神,又景中寓意,景中含情,意蕴丰富,感情真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侧身(1)人海叹栖迟(2)浪说(3)文章擅色丝(4)

置身世间居然连立锥之地都没有,还信口漫言自己擅长文章辞赋。

倦客马卿(5)谁买赋,诸生(6)何武(7)(8)称诗。

没有司马相如的幸运谁会来卖自己的赋,像何武那样赴召试作诗赐帛也徒然。

一梳霜冷慈亲发(9)半甑尘凝病妇炊(10)

慈亲老母此时也受到如此清贫之苦,家中常常断炊导致用甑生尘。

为语遶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11)

为此告诉绕树三匝的乌鸦喜鹊,天气寒冷不要想居住在最高枝上。

注释

(1)侧身:犹“置身”,含忧惧不安意。《诗经·大雅·云汉》:“遇灾而惧,侧身修行。”孔颖达疏:“侧者,不正之言,谓反侧也。”

(2)栖迟:飘泊失意。《旧唐书·窦威传》:“昔孔丘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

(3)浪说:空说,徒说。

(4)擅色丝:擅长写绝妙好辞。

(5)倦客马卿: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擅作赋。传说武帝陈皇后失宠,闻司马相如工于文,奉黄金百斤,求为之作文。相如作《长门赋》,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

(6)诸生:儒生。

(7)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人。汉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之才,以王褒为待诏;何武时十四、五岁,得赐帛。黄景仁曾赴召试,取二等,赐帛,故以何武为喻。

(8)漫:徒然。

(9)一梳霜冷慈亲发:谓老母亦受清贫之苦。霜,喻老母发白。时作者老母亦在京,故云。

(10)半甑尘凝病妇炊:妻子贫病,难以为炊。甑,古代煮饭用的陶器。尘凝,尘土凝聚,喻无粟。《后汉书·独行传》载,范冉家贫,人称“甑中生尘范史云”。诗本此。

(11)为语遶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意,谓自己不愿攀附权贵。

创作背景

黄景仁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年(1775)入京,虽赴召试,取二等,充武英殿书签官,与家人暂得团聚,但“以家室累大困”,家人亦深受连累,“差免作流民”,家境日益困顿,心情极为悲苦。这组诗当作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当时作者收入不足以供衣食之需,深感居大不易,有感而作此组诗。

拼音版

dōuménqiū··

shēnrénhǎitànchílàngshuōwénzhāngshàn

juànqīngshuímǎizhūshēngmànchēngshī

shūshuānglěngqīnbànzèngchénníngbìngchuī

wèiràozhīquèdàotiānhánxiūbàngzuìgāozhī

作者简介

黄景仁

黄景仁

清代诗人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