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梅有感

刘因 〔元代〕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观梅有感》是元代诗人刘因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用“东风吹落战尘沙”隐喻宋室灭亡;次句以“梦想西湖处士家”,借林逋的故事暗写故国之思;第三句一个“恐”字,表达作者内心的担忧,而“江南春意减”则暗叹江南备受摧残;第四句点明作诗的深意与梅无关。全诗以观梅而有感,而引发联想,但全文的主旨都与眼前盛开的梅花无关,这样言此物写彼物的手法,让情感更加深厚而沉重,曲折中见深意。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东风(1)吹落(2)尘沙,梦想西湖处士(3)家。

东风吹落满天的战尘风沙,梦中飞向西湖边种梅人家。

(4)江南春意(5),此心(6)不为梅花。

今后的江南怕再无往日春色,我的心儿怎能只把梅花牵挂!

注释

(1)东风:春风。

(2)战:形容纷纷落下。

(3)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隐居杭州西湖之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世称“梅妻鹤子”。其咏梅诗《山园小梅》传诵于世。处士,隐士。

(4)恐:担心。

(5)减:指春天将要消逝。

(6)元:同“原”。

创作背景

《观梅有感》此诗应是刘因三十岁左右时,观赏梅花而作。刘因世代业儒, 从小接受汉文化的熏陶,虽然他并不是宋朝人,但对宋朝的灭亡常常表现出痛惜、悼念的感情。元世祖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十一月诏责州、县限期捕获江南“盗贼”,镇压南宋亡后八年仍未断绝的反元斗争。刘因便借歌咏梅花来曲折地寄托他对宋王朝的怀恋,抒发对异族统治者的不满。

拼音版

guānméiyǒugǎn

dōngfēngchuīluòzhànchénshāmèngxiǎng西chǔshìjiā

zhǐkǒngjiāngnánchūnjiǎnxīnyuánwèiméihuā

作者简介

刘因

刘因

元代大儒,理学家、诗人

刘因(1249—1293),初名骃,字梦骥,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其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有《静修先生文集》二十二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