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描写赶路情形,反映了山间的优美景致和诗人的潇洒神态;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渲染出到达“山家”时的欢乐气氛。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
马蹄踏水乱明霞(1),醉袖(2)迎风受落花。
策马踏溪,搅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我挥洒着衣袖,迎面吹来的微风还夹杂着飘落的花瓣。
怪见(3)溪童(4)出门望,鹊声(5)先我到山家。
看到已经站在溪旁的孩童,甚使人惊奇,原来是他听到鹊声而早早出门迎接了。
(1)马蹄踏水乱明霞:明亮的云霞倒映在水中,诗人策马踏溪,搅乱了水中的霞影。
(2)醉袖:醉人的衣袖。
(3)怪见:很奇怪地看到。
(4)溪童:站在溪旁的孩童。
(5)鹊声:喜鹊的鸣叫声。
暮春时节,作者骑马走访隐居山中的友人,沿途景色明丽,心情欢快。《山家》此诗即为描写山行情景而作。
一二句写途中所见。“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骑马过溪,踏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点明了溪水的明澈,霞影的明丽。迎风向前,落花堕于衣袖之上,可见春花满山。“落花”亦点明季节。“醉袖”中之“醉”,有为春光所陶醉之意。马匹、溪水、明霞、落花,构成一幅美妙的“暮春山行图”。诗人来此并非为赏风景,而是访问山家。然而笔触所至,风景自现。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诗人来到山居人家门口,见儿童早已出门探望,甚使诗人惊奇。“怪”字为末句伏笔。原来是因为“鹊声先我到山家”。这两句先“果”后“因”,巧作安排,末句点明溪童出望的原因,则见“怪”不怪了。重点突出了末句的鹊声。“喜鹊叫,客人到”。故而山家的儿童闻鹊声而早已出门迎接了。山鹊报喜,幼童迎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山家》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诗意清新,写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