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从正面落笔,写冯道能成就他人难以成就的事,始终坐稳宰相地位;后两句通过事实对冯道进行指责,说他心中根本不把变节当回事,所以能朝梁暮晋,甚至投降契丹。全诗批判了冯道朝秦暮楚,首鼠两端的丑恶行径,暗讽了那些卖身投靠元朝的南宋降臣,也从反面表达了诗人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立场,委婉曲折,言简意赅,鞭辟入里。
亡国降臣固位(2)难,痴顽老子(3)几朝官。
亡国之臣屈身事人,想要长久保持显赫的官位非常之难。可这自称“痴顽老子”的冯道,偏能够历仕五朝,朝朝做重臣。
朝梁暮晋(4)浑闲事(5),更舍残骸与契丹(6)。
早上事梁、傍晚事晋,如此地变节事人都不当一回事,更连自己的尸骨也出卖给了契丹异族。
(1)冯道:字可道,五代时期景威人。历仕五朝,唐末初仕为幽州,在后唐后晋官宰相,依附契丹,官太傅。在后汉以太师奉朝请。又事周,拜太师兼中书令,卒谥文懿。自号长乐老。死后追封瀛王。
(2)固位:长久保持显赫的官位。固,巩固、保持。
(3)痴顽老子:冯道在后晋灭亡,归附契丹,回答耶律德光诘问时,自称是“无德无才,痴顽老子(老东西)”。
(4)朝梁暮晋:早上事梁、傍晚事晋。梁,即后梁,唐亡后朱温建立的政权,前后存在七十年。晋,即后晋,石敬瑭建立的政权,前后存在不到十一年。
(5)浑闲事:不当一回事。
(6)更舍残骸与契丹:意思是说,就连自己这把老骨头也出卖给了异族。残骸,尸骨。
冯道历事四姓十君,中间还一度屈膝外族者,而五代时期之人对冯道并无微辞,反而不论贤愚都仰之为元老。冯道本人亦殊不自耻,反而自号“长乐老”,著《长乐老自叙》数百言,陈述自己历朝所得的阶勋官爵以为荣。直到宋代欧阳修著《新五代史》,方一反旧说,斥其无廉耻。此后,冯道遂成为毫无气节者的代名词,备遭唾骂。而此诗作者刘因则极负气节,他生活在元宋易代之际,本是元朝子民,但因世为汉族,故颇不屑与蒙古统治者合作,而对南宋终生系念不忘,此诗是有为而发,实际上也是借冯道以鞭挞那些卖身投靠元朝的南宋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