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以古喻今的诗作,诗中总结了北宋灭亡的教训并借此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人以北宋与辽的界河白沟为题,展开对幽燕一带从战国至北宋的种种历史事件、人物的概括、剖析,探讨了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诗中叙事议论相结合,用典贴切,文意晓畅,含蓄有力。
宝符藏山(1)自可攻(2),儿孙谁是出群雄。
宝符藏山自可取,可子孙中谁是杰出英雄。
幽燕(3)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4)。
宋朝明月照不到幽燕,没有刘邦的功业何必空唱《大风歌》。
赵普(5)元(6)无四方志,澶渊(7)堪笑百年功。
赵普反对宋太祖收复幽燕本无四方志,可笑求和的“澶渊之盟”竞成百年丰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8)恐未公。
辽金侵入中原江淮已成为宋金国界,只归罪于宋徽宗亡国恐怕未必公允。
(1)宝符藏山:“宝符藏山”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晋国正卿赵简子想让儿子们懂得,要想继承光大基业,必须占有代国这个地方。为考察诸子,便对他们说:“我藏宝符在常山上,先得者有赏。”诸子驰往常山之上,遍求不得。只有庶子毋恤说:“我已经找到了宝符。”简子命他奏上。他说:“从常山逼临代国,代国就可以攻取。”赵简子听后以为他确有才智,于是废了太子伯鲁,立毋恤为太子。后代果然为毋恤攻下。
(2)攻:研究,借鉴。
(3)幽燕: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其势力建立了后晋王朝。
(4)空歌海内风:意为宋太祖未能像刘邦那样威加四海,一统天下。空:徒然。
(5)赵普: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参与谋划统一战略,主张对辽采取守势,曾谏阻赵匡胤谋取燕云十六州。
(6)元:同“原”,根本。
(7)澶渊:指澶渊之盟,北宋与辽所订和约。
(8)宣和:宋徽宗年号,此代指宋徽宗。宋徽宗寄情书画,不理朝政,重用蔡京等主持国政,政治腐败,民怨沸腾。
《白沟》该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诗题《白沟》,白沟是一条河,在河北省。北宋时,宋与辽以此为界,称界河。南宋时,中原失陷,界河移到淮河。南宋灭亡之后,诗人途经白沟,有感而借界河南移之事来评论宋王朝的屈辱史,于是写下了《白沟》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