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王昌龄 〔唐代〕 王昌龄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霜天(2)起长望,残月生海门(3)

秋霜满地时我起身向远望,只见残月正斜挂海门口。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风平夜静时潮水已涨满,高高的城楼上寒气阵阵袭人。

故人何寂寞,久已(4)清言。

老友是何等的寂寞,我已久违了你高雅的谈论。

明发(5)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直到天明仍不能入睡,在江上白白斟满酒杯。

注释

(1)京江:今江苏省镇江市北的一段长江。

(2)霜天:秋天。

(3)海门:海口。

(4)乖:违背,背离。

(5)明发:黎明。《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七绝圣手)

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