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坐》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流露出诗人想皈依佛门的禅思,表现了诗人决心修佛、永离人间苦海的愿望。前两联写诗人的沉思与悲哀:秋天雨夜、寂静无人,环境凄清,诗人独坐在空堂苦苦思索;后两联写觉悟和学佛:万物有生必有灭,只有大自然才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全诗从情入理,以情证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写出诗人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
独坐悲双鬓, 空堂(1)欲二更(2)。
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悲伤两鬓斑白,在空旷的厅堂坐到天将二更。
雨中山果(3)落, 灯下(4)草虫鸣。
雨中听到山果落下的声音,灯光下草虫纷纷啼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5)。
白发终究难以变回黑发,黄金这样的丹药也难以炼成。
欲知除老病(6), 唯有学无生(7)。
要想除去年老多病的烦恼,唯有学习佛法修成不灭不生。
(1)堂:泛指房屋的正厅。
(2)欲二更:将近二更。二更,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
(3)山果:山上的野果。
(4)灯下:点出夜。草虫,草丛中的小虫子。
(5)黄金不可成:《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时,有方士栾大诡称“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因此武帝封他为五利将军。后均无效验,被杀。黄金可成,亦指炼丹术。黄金,道教仙药名。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6)老病:年老多病。
(7)无生:佛家语,谓世本虚幻,万物实体无生无灭。禅宗认为这一点人们是难以领悟到的。
《秋夜独坐》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全家人虔信佛法。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苦行斋心,除饭僧施粥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