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唐代〕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此诗为五首的末篇。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诸葛大名(1)宇宙(2)宗臣(3)遗像肃清高(4)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三分割据(5)(6)筹策(7),万古云霄一羽毛(8)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伯仲之间见伊吕(9),指挥若定失萧曹(10)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运移汉祚终难复(11)志决(12)身歼(13)军务劳。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注释

(1)垂:流传。

(2)宇宙:兼指天下古今。

(3)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4)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5)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6)纡:屈,指不得施展。

(7)筹策:谋略。

(8)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9)伊吕:指伊尹、吕尚。

(10)萧曹:指萧何、曹参。

(11)运移汉祚终难复:一作“福移汉祚难恢复”。运:运数。祚(zuò):帝位。复:恢复,挽回。

(12)志决:志向坚定,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身歼:身死。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拼音版

yǒnghuái怀shǒu··

zhūmíngchuízhòuzōngchénxiàngqīnggāo

sānfēnchóuwànyúnxiāomáo

zhòngzhījiānjiànzhǐhuīruòdìngshīxiāocáo

yùnhànzuòzhōngnánzhìjuéshēnjiānjūnláo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