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1),总是关山(2)旧别(3)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撩乱(4)边愁(5)听不尽(6),高高秋月照长城。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1)新声:新制的乐曲。
(2)关山:边塞。
(3)旧别:一作“离别”。
(4)撩乱:心里烦乱。
(5)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6)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