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陶渊明 〔魏晋〕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荆轲》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此诗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政治、强暴势力的憎恶和铲强除暴的愿望。全诗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十分明显,大部分篇幅都用来写荆轲之行,以此着力渲染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慷慨悲壮之举;刺秦王的过程只以“图穷”以下四句简要叙述;诗的最后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奇功不建的无限惋惜之情。此诗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别具一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燕丹(1)善养(2),志在(3)强嬴(4)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招集百夫良(5),岁暮得荆卿(6)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死知己(7),提剑出燕京(8)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素骥(9)广陌(10)慷慨(11)送我行。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雄发指危冠(12),猛气冲长(13)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饮饯(14)易水(15)上,四座列群英。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16)击悲(17)宋意(18)唱高声。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萧萧(19)哀风逝,淡淡(20)寒波生。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商音(21)更流涕,羽奏(22)壮士惊。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心知去不归,(23)有后世(24)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何时顾(25)飞盖(26)入秦庭。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凌厉(27)越万里,逶迤(28)过千城。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图穷(29)事自至(30)豪主(31)怔营(32)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惜哉剑术疏(33)奇功(34)(35)不成。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究未能完成。

其人(36)虽已(37),千载有余情(38)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注释

(1)燕丹:燕国太子,名丹。姓与国同,是战国时燕王喜之子。

(2)士:门客。战国时期,士有多类,有文士、策士、侠士等。

(3)报:报复,报仇。

(4)强嬴:强秦。嬴指秦王嬴政,即后来统一六国始称皇帝的秦始皇。

(5)百夫良:意即许许多多武士中的杰出者。百,成数,泛指。

(6)荆卿:即荆轲。荆轲祖上是齐人,本姓庆,至卫而改姓荆。卿,犹“子”,是燕人对他的尊称。

(7)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8)燕京:燕国的都城,在今北京地区。

(9)素骥:白色骏马。

(10)广陌:宽阔的干道。

(11)慷慨:情绪激昂。

(12)雄发指危冠:怒发直指,冲起高高的帽子。雄发,怒发。冠,帽子。

(13)缨:绳。此处指系帽子的丝带。

(14)饮饯:饮酒送别。

(15)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

(16)渐离:高渐离,燕国人,与荆轲友善,擅长击筑。

(17)筑:古击弦乐器,形似筝。

(18)宋意:当为燕太子丹所养之士。

(19)萧萧:风声。

(20)淡淡:水波摇动的样子。

(21)商音:古代乐调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商音调凄凉。

(22)羽奏:演羽奏调。羽调悲壮激越。

(23)且:将。

(24)名:指不畏强暴、勇于赴死的名声。

(25)登车何时顾:反诘句,是“一上车就不回头”的意思。

(26)飞盖:车子如飞般疾驰。盖:车盖,代指车。

(27)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

(28)逶迤:路途弯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29)图穷:地图展开至尽头。

(30)事自至:行刺之事自然发生。

(31)豪主:豪强的君主,指秦王。

(32)怔营:惊恐、惊慌失措的样子。

(33)剑术疏:剑术不精。

(34)奇功:指刺秦王之功。

(35)遂:竟。

(36)其人:指荆轲。

(37)没:死。

(38)余情:不尽的豪情。

创作背景

《咏荆轲》这首诗同《咏三良》《咏二疏》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但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当时陶渊明五十岁,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

文学赏析

陶渊明的这首诗取材于《战国策·燕策》《史记·刺客列传》等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荆轲刺秦这一历史故事。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燕)的希望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正因为如此而形成了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后一句逗出下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易水饯行,《战国策》与《史记》是这么写的:“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由平缓而渐趋激昂。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概,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概,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诗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个精彩而又有分量的结尾。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不过这“现实”亦不宜说得过窄过死(如一些论者所言,这首诗是诗人出于“忠晋报宋”而作)。首先,因为陶渊明反复地说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之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这说明在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也早已具有着豪放、侠义的色彩。其次,诗人也曾出仕于晋,不过他说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园田居五首》),悔恨之情溢于言表,足见“晋”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当然“宋”亦如此。这些都是不必将《咏荆轲》的作意胶柱于“忠晋报宋”的理由。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这首诗的影响也正在此。

此诗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咏荆轲》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