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姜女祠》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姜女庙的凄凉与冷落,批判残酷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疾苦。下片情蕴景中,抒发浓重的历史兴亡之感。全词追古抚今,咏叹不胜伤悼的历史古迹,发往古之幽思,深厚别致,感慨良深,意蕴悠然。
海色残阳影断霓(3),寒涛日夜女郎祠(4)。翠钿(5)尘网上蛛丝。
落日残阳的余晖映在海面上,贴着涌动的浪涛,成为一段虚渺的霓虹。冰冷的潮水日夜拍打着姜女祠下的岩石,庙中孟姜女雕像的盘髻上已经结满了细密的蛛丝和尘埃。
澄海楼(6)高空极目,望夫石(7)在且留题(8)。六王(9)如梦祖龙(10)非。
登上高耸的澄海楼眺望远处,望夫石至今犹在,且在那里可以见到文人墨客参观游览时写下的观感题诗。六王毕、四海一的大业,恍然做了一场大梦,而秦始皇也旱已作古,他的英姿已长眠于地下。
(1)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2)姜女祠:又称贞女祠,在山海关欢喜岭以东凤凰山上。据民间传说,在秦始皇时,孟姜女的丈夫被强迫修筑长城,一去几年音信全无,她不远千里去送寒衣,却未找到丈夫。她在城下痛哭,城墙因而崩裂,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痛不欲生,投海而死,姜女祠就是为纪念她而建,相传始建于宋,明代重修。
(3)断霓:断虹。谓残阳倒映海中犹如一段彩虹霓,副虹为霓。
(4)女郎祠:即姜女祠。
(5)翠钿:用翠玉制成的首饰。
(6)澄海楼:楼名。在河北省旧临榆县南宁海城上,明兵部主事王致中建。
(7)望夫石:在姜女庙主殿后,为一巨石,上刻有“望夫石”三字。相传为孟姜女望夫之处。
(8)留题:参观或游览时写下观感、题诗。
(9)六王:指战国燕、赵、韩、魏、齐、楚六国。
(10)祖龙:指秦始皇。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春扈从东巡的途中,纳兰到了山海关,登临眺望,想起了孟姜女的悲惨传说,又联想到当时那些奴役人民的统治者如今也不复存在,不胜感慨,于是填了《浣溪沙·姜女祠》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