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三子》由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后山集》中。元祐二年(1087年)诗人将分别四年的妻儿们接回到身边,得以重新团聚,诗人于是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诗篇。开头两句追叙见面之前约心情,出语自然,毫不作态。中间四句从见面时的印象写到由于激动而引起的悲喜交集之情,既细腻,又曲折。这首诗纯是写情,凝练精到,表现了骨肉至情,全诗语浅情深,耐人回味,是他诗中上乘之作。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1)即相忘,归近(2)不可忍(3)。
你们走远了,我倒也不再惦念;及至归期接近,反而难、以忍耐。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4)不省(5)。
儿女们已站在眼前,你们的容貌我已认不出来。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6)。
欢喜到了极点,不知说什么好。收泪一笑,包含着多少悲哀。
了知(7)不是梦,忽忽(8)心未稳(9)。
明知这不是在梦中,可我的心仍在摇摆不踏实。
(1)去远:离去很远。神宗元丰七年(1084),陈师道因家贫而将妻子儿女送往在四川做官的岳丈处寄养。
(2)归近:归期临近。
(3)不可忍:难以忍耐,形容与子女见面的急切心情。
(4)略:全,都
(5)省:识,记得。
(6)哂:微笑。
(7)了知:确实知道
(8)忽忽:恍惚不定貌。
(9)心未稳:心里不踏实。
元丰七年(1084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悲痛。将近四年以后,即1087年(元祐二年),陈师道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