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此词系作者被贬后所写,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全词写得极为深挚,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风格疏宕,颇具韵味,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天涯也有江南信(3)梅破知春近(4)夜阑(5)风细得香迟,不道(6)晓来开遍向南枝。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

玉台弄粉(8)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9)愿杯深,去国十年(10)老尽少年心。

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注释

(1)虞美人:词牌名。源于唐教坊曲。取名于项羽爱姬虞美人,后用作词牌。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一江春水》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

(3)江南信:信,信使,此指春之信使,化用吴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5)夜阑:指夜深。

(6)不道:不知不觉,没料到。

(7)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

(8)玉台弄粉:玉台,玉镜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唐王昌龄《朝来曲》:「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

(9)个里:个中、此中。

(10)去国十年:去国,离开朝廷。去国十年,作者自绍圣元年(1094)被贬出京,至本年正十年。

创作背景

黄庭坚因作《承天院塔记》,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被除名,押送宜州编管。《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此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到达宜州的当年冬天。他初次被贬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至此恰好十年。

拼音版

měirén··zhōujiànméizuò

tiānyǒujiāngnánxìnméizhīchūnjìnlánfēngxiāngchídàoxiǎoláikāibiànxiàngnánzhī

táinòngfěnhuāyīngpiāodàoméixīnzhùpíngshēngyuànbēishēnguóshíniánlǎojìnshàoniánxīn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