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冬至》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古代每逢冬至,亲朋好友都会奔走相贺。在一派热闹景象中,独有诗人门前冷冷清清,显得很不协调。而且时光飞逝,豪情空在,诗人已到了“身老怯增年”的地步,被儿孙们搀扶着祭拜先人,然后早早睡去,体味着寂寞与清苦。面对这一切,诗人淡然处之,将新的希望寄托于明春,表达了希望老有所为的没有泯灭的壮心。全诗语言简练通俗,形象鲜明感人,有点有面,层层递进,在含泪的微笑中终结全篇,令读者回味无穷。
今日日南至(2),吾门方寂然(3)。
今天是冬至日,可是我家门庭冷清清的。
家贫轻(4)过节,身老怯增年(5)。
家境贫寒,无力欢庆佳节,只好随便度过。人老了,生怕年岁增长。
毕祭(6)皆扶拜(7),分盘(8)独早眠。
行祭礼时,都由子孙们扶着。晚饭未罢,就独自早早地睡了。
惟应探春(9)梦,已绕镜湖(10)边。
只希望明年的景况比今年好一些,我的梦魂好像已到镜湖之滨去探寻春天的信息了。
(1)辛酉冬至:南宋嘉泰元年(1201)的冬至节。此时诗人七十七岁。
(2)日南至:《左传·僖公五年》:“日南至。”孔颖达正义:“日南至者,冬至日也。”又:“日之行天,有南有北。常立八尺之表,以候景之短长。夏至之景,尺有五寸,日最长而景最短,是谓日北至也;自是以后,日稍近南,冬至之景,一丈三尺,日最短而景最长,是谓日南至也。”冬至在古代是一年中较为重要的节日。在这天,官员们要休假,皇帝要接受群臣的庆贺,民间也互相馈送酒食,穿新衣,贺节。
(3)寂然:肃静的样子。
(4)轻:草草,马虎。
(5)怯增年:怕年岁增长。作者自注:“乡俗谓吃冬至饭即添一岁。”
(6)毕祭:指冬至这一天,家族中祭祀祖先的活动。
(7)扶拜:诗人年老,行祭礼时需要子孙扶着。
(8)分盘:指吃晚饭。
(9)探春: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为探春之宴。”
(10)镜湖:湖名,在陆游的家乡浙江绍兴。
《辛酉冬至》此诗为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冬作于山阴(今浙江绍兴),陆游时年七十七岁。陆游为官多年,未曾积攒过家私,受谤罢归乡里后,由于子孙众多,田地很少,生活颇为贫寒。陆游老境颓唐,只能靠领取“祠禄”养家,而这“祠禄”又时时中断。因此,他渐有衣食不继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