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学业应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人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短短的四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古人学问(1)无遗力(2),少壮(3)工夫(4)老始(5)成。
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纸(6)上得来终(7)觉(8)浅(9),绝知(10)此事要躬行(11)。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1)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2)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遗,保留,存留。
(3)少壮:青少年时代。
(4)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5)始:才。
(6)纸:书本。
(7)终:到底,毕竟。
(8)觉:觉得。
(9)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10)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11)躬行:亲身实践。行,实践。
《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元五年(1199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此时陆聿二十一岁,正值“少壮”。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