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宋代〕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整首诗在情思的气势上由高到低,而又浑然一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世味(1)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2)京华(3)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4)明朝(5)卖杏花。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矮纸(6)斜行(7)闲作(8)晴窗(9)细乳(10)(11)分茶(12)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素衣(13)莫起风尘叹(14),犹及清明可到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注释

(1)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2)客:客居,原作“驻”,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3)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4)深巷:很长的巷道。

(5)明朝:明日早晨。

(6)矮纸:短纸、小纸。

(7)斜行:倾斜的行列。

(8)草:指草书。

(9)晴窗:明亮的窗户。

(10)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校按:分茶指宋人饮茶之点茶法,乃将茶置盏中,缓注沸水,以茶筅或茶匙搅动,无何盏而现白色浮沫,即所谓细乳。

(11)戏:原作“试”,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12)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13)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14)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拼音版

línānchūnchū

shìwèiniánláishāshuílìngjīnghuá

xiǎolóutīngchūnshēnxiàngmíngzhāomàixìnghuā

ǎizhǐxiéhángxiánzuòcǎoqíngchuāngfēnchá

fēngchéntànyóuqīngmíngdàojiā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