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唐代〕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诗人眼前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社会形势动荡、人民生活艰辛以及自己难以回乡的忧思愁绪。此诗前四句主要写景,后四句转入抒情。体裁上虽属七律,但全诗每句几乎都采用拗体写成,因此被称为“吴体七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江草日日唤愁(1)生,巫峡泠泠(2)非世情(3)

江边长满绿茸茸的细草天天逗引我愁绪更生;巫峡泠泠的流水声却不懂世故人情。

(4)鹭浴底心性(5)?独树花发自分明!

鹭鸶在急遽的漩涡中自得地沐浴是何心性,直挺独立的老树花儿开放得十分鲜明。

十年(6)戎马暗万国,异域(7)宾客老孤城。

十年动荡的战乱,使天下变得一片昏暗,漂泊异乡的人们,几乎将要老死在孤城。

渭水秦山(8)得见否?人今罢病(9)虎纵横(10)

渭水秦山的长安,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如今人们都已疲病,路上却仍是豺虎纵横!

注释

(1)唤愁:指春草新生,引起愁绪。

(2)泠泠:细流水声,写巫峡的萧森之气。

(3)非世情:即不近人情。

(4)涡:水旋流形成的深涡。

(5)底心性:即什么意思。

(6)十年:这里是指自安禄山造反至此时已有十年了。

(7)异域:异乡,这里指夔州。因夔州地近边荒,因此说“异域”。

(8)渭水秦山:指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9)人今罢病:指民力疲惫衰竭。罢,同“疲”,累。

(10)虎纵横:比喻横征暴敛。

创作背景

《愁》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春,当时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奉节)。诗题下自注:“强戏为吴体。”杜甫自大历元年(766年)来到夔州,到此时已经一年有余。一年中愁事不断,如江草新生,唤起不断的愁思。“强”是勉强,“戏为”是写着玩儿。可知此诗是在无聊的时候,勉强做着玩的。

拼音版

chóu

jiāngcǎohuànchóushēngxiálínglíngfēishìqíng

pánxīnxìngshùhuāfēnmíng

shíniánróngànwànguóbīnlǎochéng

wèishuǐqínshānjiànfǒurénjīnbìngzònghéng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