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苏轼 〔宋代〕 苏轼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见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以仙人比拟友人,并以秋天的萧瑟衬托杭州的冷落,下片以韦郎借代友人,为友人送别。全词多用典故,避免了倚红偎翠的俗艳,仍归于清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玉童西迓浮丘伯(1)洞天(2)冷落秋萧瑟。不见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因为玉童来迎接浮丘伯,真仙的居所都萧瑟了,没有许飞琼,瑶台十分空旷寂寥。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3)。莫便向姑苏(4),扁舟下五湖(5)

在夜晚的宴会上凝聚着清香,那天姿国色且借给你观赏,你可不要取道去那姑苏城去,像那范蠡那样带着美色到那太湖上去。

注释

(1)浮丘伯:又称浮持有公,古仙人。

(2)洞天:《茅君内传》:“大天之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真仙所居。”

(3)借与韦郎看: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4)姑苏:龙笺引《吴越春秋》:“越进西施于吴,请退师。吴得之,筑姑苏台,游宴其上。”《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越因伐吴,败之姑苏。”《集解》引《越绝书》云:“阖庐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索引》:“姑苏,台名,在吴县西三十里。”

(5)五湖:《国语》卷二一《越语下》:越灭吴,“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日:‘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创作背景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当时,杭州知州陈襄将罢任,新任知州杨绘正在赴杭州途中,杭妓前往苏州迎接,于是苏轼信笔所之,写下这首《菩萨蛮》词,寄给苏州太守王诲。

拼音版

mán··hángwǎngxīnshǒu

tóng西qiūdòngtiānlěngluòqiūxiāojiànfēiqióngyáotáikōngyuèmíng

qīngxiāngníngyànjièwéilángkànbiàn便xiàngpiānzhōuxià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