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见白发》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先感怀身世,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透露出诗人为美好时光白白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宿昔(1)青云志(2),蹉跎(3)白发年(4)。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5)明镜里(6),形影(7)自相怜(8)。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1)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
(2)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
(3)蹉跎:蹉跎岁月,这是指作者被罢免宰相贬出京城做了荆州长史这个闲官之后无事可做,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虚度年华。
(4)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5)谁知:谁知道。这是自言自语。
(6)明镜里:镜子里照到的作者。
(7)形影:形体和影子。
(8)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
诗人为政贤明,刚正不阿。由于他的努力,唐王朝更稳步地趋于繁盛。可是后来玄宗怠于政事,奸相李林甫极力排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从此朝政日非,“开元之治”也就结束了。《照镜见白发》这首五绝正是“曲江罢相后,慨功业不遂而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