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情人(2)怨遥夜(3),竟夕(5)起相思。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怜光满(6),披衣觉露滋(7)。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堪盈手(8)赠,还寝梦佳期。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2)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3)遥夜:长夜。
(4)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5)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6)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7)滋:湿润。
(8)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