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子衿

诗经 〔先秦〕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抒情主人公思念其心上人,相约在城楼见面,但久等不至,望眼欲穿,埋怨心上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无限情思。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抒情主人公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意境幽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青青(2)子衿(3)悠悠(4)我心。(5)我不往,子宁不嗣音(6)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7),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8),在城阙(9)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注释

(1)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2)青青:青,黑色。古代青指黑颜色。

(3)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4)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5)纵:纵然,即使。

(6)子宁不嗣音:宁(nìng):岂,难道。嗣(sì)音:寄传音讯。嗣,接续,继续。一说通“贻”,一作“诒”,寄、送信的意思。

(7)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8)挑兮达兮:独自徘徊的样子。一说为欢跃的意思。挑,亦作“佻”。

(9)城阙:古代城门左右两旁的高台,登之可以游观。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子衿》的意旨和背景,《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朱熹《诗集传》云:“此亦淫奔之诗。”这些观点今人多不从。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候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拼音版

zhèngfēng··jīn

qīngqīngjīnyōuyōuxīnzòngwǎngnìngyīn

qīngqīngpèiyōuyōuzòngwǎngnìnglái

tiāozàichéngquèjiànsānyuè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