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幺〕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鹦鹉曲·渔父》是元曲作家白贲创作的散曲。此曲实为对社会的愤激之语。先说自己是个不识字的渔父,接着描绘渔父自由自在的生活,旨在反衬社会的黑暗,寄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曲用第一人称写法,景色与人物相映相衬,景情融和,清丽雅致。
侬家(2)鹦鹉洲(3)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4)。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5)江南烟雨(6)。
我是个不识字的渔夫,家就在鹦鹉洲旁居住。架着一叶扁舟在浪花中飘荡,在烟雨迷蒙的江南酣然睡去。
〔幺(7)〕觉来时满眼青山(8)暮,抖擞(9)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10)。
醒来时满眼青山,一片葱葱郁郁。抖一抖绿蓑衣,欣然归去。从前埋怨老天爷算是错了,这世间真也有安置我的去处。
(1)鹦鹉曲:曲牌名。一名“黑漆弩”,又名“学士吟”。《太平乐府》注正宫。双调五十四字。
(2)侬家:我家。侬,吴地方言,即“我”。
(3)鹦鹉洲:武汉附近长江中一沙洲。这里泛指渔父的住处。
(4)父:对老年男人的称呼。
(5)睡煞:煞,表示极度之词,此指睡得沉酣香甜。
(6)烟雨:烟雾般的濛濛细雨。
(7)幺:即幺篇,戏曲、散曲术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
(8)觉来时满眼青山:醒来时感到满眼青山都染上了暮色。
(9)抖擞:这里作抖动、振动讲。
(10)甚也有安排我处:指天公安排他作了渔父。甚,此处是“真”的意思,这里可解为“不料”“原来”等意思。
元代知识他子社会地位卑下,得不到统治者重视。作者感于时事,因作《鹦鹉曲·渔父》此曲。此曲创作时间约在白贲尚未入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