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五律·喜闻捷报》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后的一个夜晚,毛泽东望月有感而发的对战争胜利的感慨与对儿女的思念。全诗遣词造句通俗清新,写景抒情错落有致、起伏迭宕,平淡中见雄奇,温婉中见豪放。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1)河上,大野(2)入(3)苍穹(4)。
秋风瑟瑟,轻轻从河面上吹过,目之所及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
佳令(5)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中秋佳节随着前方归来的人一起到来,夜空中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
故里鸿音绝(6),妻儿信未通。
家里的音信已经彻底断绝了,妻子儿女的书信也无法收到。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7)。
广大人民都翘首以盼,渴望听到胜利佳音,边城奏响凯歌之日,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
(1)度:通“渡”,过的意思。
(2)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
(3)入:溶进。
(4)苍穹:即苍天。
(5)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
(6)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7)凯歌奏边城: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1947年初国共内战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处于被动状态,敌强我弱。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国的战事已经扭转,各大战场的人民解放军相机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同年9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离开陕北佳县张家崖窑,迁移至佳县神泉堡。中秋节之夜,毛泽东漫步于神泉堡附近的黄河边,回想起这一年多来战局的重大变化,想起当年撤出延安的第一仗青化砭战役的胜利,以及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养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等节节胜利,想到军队对西北战场主动权的完全控制,不禁思绪万千,将凯旋后的喜悦化为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妻子儿女思念之情,于是作了《五律·喜闻捷报》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