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牧牛词》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仿乐府诗,写了两个天真活泼的牧童在共同放牧、追逐嬉戏中的喜悦和与牛相依相傍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牛的感情,同时在结尾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苛税的不满之情。这首诗写景物细致入微,新颖逼真,崇尚写实,抒情含蓄蕴藉,韵味深长。
尔(1)牛角弯环(2),我牛尾秃速(3)。
你的牛犄角弯曲成环,我的牛尾巴纤细毛又疏。
共拈(4)短笛与长鞭,南陇(5)东冈(6)去相逐。
都拿着短笛和长鞭,在南垄东冈赶着牛儿找草吃。
日斜草远牛行迟(7),牛劳牛饥唯我知;
太阳西下草远牛行迟,牛疲劳还是饥饿只有我知道。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我骑在牛身上唱歌坐在牛身边玩耍,晚上回家还要靠在牛身旁躺一躺。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8)输租(9)卖我牛。
整年放牛什么也不忧虑,只害怕卖掉这牛去交纳租子。
(1)尔:“你”的意思。“尔”与下一句的“我”:牧童间彼此相称。
(2)弯环:弯曲成环状。
(3)秃速:凋疏,此处是说牛尾细而毛稀。
(4)拈:用手指拿着。
(5)陇:田埂。
(6)冈:山脊、山岭。
(7)迟:慢。
(8)但恐:只怕。
(9)输租:交纳租子。
据高启自述:“我本东皋民,少年习耕锄。”(《京师尝吴粳》)。贫寒的出身,清苦的阅历,让他了解了农家耕作的辛劳,了解了农民身受封建剥削的痛苦,因此当他看到放牛的牧童牧牛时,便有感而发,创作了《牧牛词》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