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红妆,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才芳。雁来时节,寒沁罗裳。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
兰舟不采,寂寞横塘。强相依、暮柳成行。湘江路远,吴苑池荒。恨月蒙蒙,人杳杳,水茫茫。
《行香子·芙蓉》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芙蓉花不见春光,雨打霜欺,状其所逢时令之萧瑟;下片集中笔墨写芙蓉花境遇之凄苦孤寂,寄寓了词人幽栖寂寞之情怀。全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尤其上结尾,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如此红妆(3),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才芳。雁来时节,寒沁(4)罗裳。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
这么美丽,却见不到春光,在秋菊之前,莲花之后才有芳香。此时已是大雁南飞,寒意侵人之时,只能在一阵阵风,一阵阵雨,一阵阵霜中开放。
兰舟不采,寂寞横塘(5)。强相依、暮柳成行。湘江(6)路远,吴苑(7)池荒。恨月蒙蒙,人杳杳,水茫茫。
开花时没有兰舟来采,在横塘中倍显寂寞孤单,傍晚勉强依着残柳排成行。湘江路遥远,吴苑池荒凉,只能遗憾月色蒙蒙,人迹杳杳,烟水茫茫。
(1)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
(2)芙蓉:此指木芙蓉。木芙蓉,俗称芙蓉、芙蓉花,又称木莲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掌状,秋季开白色或淡红色花,结蒴果。
(3)红妆:本指妇女的盛装,亦常借以喻花。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4)沁:气体或液体等深入或透出。此处意为寒气袭透了绣罗衣裳。
(5)横塘:水塘。这里指荷花塘。
(6)湘江:即湖南之湘水。因与此水有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甚多,故古诗文中多用。
(7)吴苑:指吴王之苑,亦称长洲苑,地在今苏州一带,是“以江水洲为苑”。
《行香子·芙蓉》这是一首咏物词,当作于明初,而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咏物之作大多是有寄托的,即如沈祥龙《论词随笔》所说:“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这说得很明白,诗人咏物无非托物言志。高启这首咏物词也是如此,借写芙蓉之不见阳春、不与群芳争艳、孤独自处,寄寓了自己幽栖寂寞之怀。词中表现的芙蓉受冷落的凄苦境遇当与明初严酷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
高启除这首《行香子·芙蓉》外,另有七古《东池看芙蓉》诗,立意大致与此相近,都是写芙蓉不见阳春、不与群芳争艳,孤寂自守,显然以之自喻,暗寄自己幽栖寂寞的心绪。此词则以红妆形容芙蓉。芙蓉花开在菊之前,荷之后,《东池看芙蓉》称:“江天摇落逢秋杪,满目残荷与枯蓼。东家喜有木芙蓉,几树繁花依绿沼。”(此木芙蓉即是此词所咏之芙蓉,芙蓉又可指莲花,则又称水芙蓉)时至秋末,百花差不多已开尽了,此时芙蓉花才得迟迟地展露她的娇容,可是等待她的再也没有明艳的春光、和煦的夏日,而只是“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的肃杀秋令了。
高启的咏物词境界深远,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这首词中的芙蓉没有碰上好时光。热闹的夏日里,先有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萧瑟的秋风中,后有菊花的霜下贞秀与岁寒,而芙蓉,偏偏在最没有人欣赏的日子里绽放,于是“兰舟不采,寂寞横塘”,一切热情只能对着月空挥洒,这处境正如词人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命运。词人以寂寞的芙蓉暗喻自己,抒发了孤独寂寞无人欣赏的忧郁。高启的咏物词,有的以物喻己,有的借物言志,有的托物抒情,手法纯熟,情物浑然一体,使得词作境界幽深的同时又寓意深沉。这部分作品堪为高启的得意之作,成就很高,所获得的认同也最多。其中固然有凄恻婉转之语,然而婉转中亦饱含豪放之情。词人经常在结尾着力刻画,用情深处,往往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行香子·芙蓉》这首词既恨时令,又恨人事。芙蓉美丽却只开放在菊前莲后,不与他花争艳承受着“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的摧残,但“路远”“池荒““人杳”“水茫”,对于未来的生存倍感迷惘,这其实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