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红妆,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才芳。雁来时节,寒沁罗裳。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
兰舟不采,寂寞横塘。强相依、暮柳成行。湘江路远,吴苑池荒。恨月蒙蒙,人杳杳,水茫茫。
《行香子·芙蓉》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芙蓉花不见春光,雨打霜欺,状其所逢时令之萧瑟;下片集中笔墨写芙蓉花境遇之凄苦孤寂,寄寓了词人幽栖寂寞之情怀。全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尤其上结尾,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如此红妆(3),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才芳。雁来时节,寒沁(4)罗裳。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
这么美丽,却见不到春光,在秋菊之前,莲花之后才有芳香。此时已是大雁南飞,寒意侵人之时,只能在一阵阵风,一阵阵雨,一阵阵霜中开放。
兰舟不采,寂寞横塘(5)。强相依、暮柳成行。湘江(6)路远,吴苑(7)池荒。恨月蒙蒙,人杳杳,水茫茫。
开花时没有兰舟来采,在横塘中倍显寂寞孤单,傍晚勉强依着残柳排成行。湘江路遥远,吴苑池荒凉,只能遗憾月色蒙蒙,人迹杳杳,烟水茫茫。
(1)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
(2)芙蓉:此指木芙蓉。木芙蓉,俗称芙蓉、芙蓉花,又称木莲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掌状,秋季开白色或淡红色花,结蒴果。
(3)红妆:本指妇女的盛装,亦常借以喻花。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4)沁:气体或液体等深入或透出。此处意为寒气袭透了绣罗衣裳。
(5)横塘:水塘。这里指荷花塘。
(6)湘江:即湖南之湘水。因与此水有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甚多,故古诗文中多用。
(7)吴苑:指吴王之苑,亦称长洲苑,地在今苏州一带,是“以江水洲为苑”。
《行香子·芙蓉》这是一首咏物词,当作于明初,而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咏物之作大多是有寄托的,即如沈祥龙《论词随笔》所说:“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这说得很明白,诗人咏物无非托物言志。高启这首咏物词也是如此,借写芙蓉之不见阳春、不与群芳争艳、孤独自处,寄寓了自己幽栖寂寞之怀。词中表现的芙蓉受冷落的凄苦境遇当与明初严酷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