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
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
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
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
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也送东诸侯。
《过长平作长平行》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诗人将秦军制造的长平之坑与项羽制造的新安之坑这两件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历史事件加以精心的绾合,以涵蓄亭泳、开阖流宕的笔触巧妙地点明秦的暴虐残酷是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揭露了统治阶级之间进行的兼并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骇人听闻的深重灾难。全诗构思佳妙、文笔流丽、反思深刻、感叹沉雄。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世间哪有如此的怪事,四十万人同一天去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3),血飞迸作汾流(4)紫。
白骨堆过太行山顶的积雪,鲜血飞迸胜似汾水的溅激。
锐头竖子(5)何足云,汝曹(6)自死平原君(7)。
不屑提尖头白起的恶毒,你们自以为以死报效了国君。
乌鸦饱宿鬼车(8)哭,至今此地多愁云。
只是至今这里仍阴云密布,夜夜听得到乌鸦和鬼车的哭声。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9)千年土花碧(10)。
东方朔也驱不散这里的晦气,巫咸也招不完这里的冤魂。
即令方朔(11)浇(12)岂散,总有巫咸(13)招(14)不得。
耕田的农夫常常发现遗迹,那是千年前的武器上了苔痕。
君不见,新安(15)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
新安演出了同样的悲剧,厉鬼一夜叫去了二十万秦军。
郭开(17)卖赵赵高(18)出,秦玺(19)也送东诸侯。
想历来朝政就是这样颠来覆去,君不见秦灭赵后楚灭秦。
(1)长平:战国时赵邑,在今山西高平西北。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攻赵,与赵军对垒于长平。当时,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任用“徒读父书”、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为将。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死,赵军四十万人皆被白起坑杀于长平。
(2)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3)太行雪:长年积雪的太行山。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海拔最高处为二千米。
(4)汾流:指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中部。
(5)锐头竖子:指秦将白起。竖子,鄙贱的称谓,犹小子。
(6)汝曹:你们这些人,指四十万被坑赵卒。
(7)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贵族,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号平原君。任赵相。平原君贪图韩之上党,是造成长平之战的直接原因之一。
(8)鬼车:传说中的妖鸟。《正字通》说:“一名九头鸟。”
(9)战镞:指当年长平之战时遗埋土中的武器。镞,箭头。
(10)土花碧:指发掘出土的武器上的绿色锈斑。
(11)方朔:东方朔,汉武帝时为大中大夫,性恢谐机智,善辞令,当时称为“滑稽之雄”。
(12)浇:消除,即“浇愁”之“浇”,与上“愁云”句相应。
(13)巫咸:古代传说中的神巫名,能占卜吉凶。
(14)招:招魂。
(15)新安:故城在今河南渑池东。
(16)啾瞅:形容声音轻细凄惨。
(17)郭开:战国时赵悼襄王的宠臣。秦国派大将王翦攻赵,赵国名将李牧率兵抵抗。秦国派人用巨金收买郭开,郭开促使赵王迁中了秦的反间计把李牧杀死,赵军大败,赵王被俘,赵国灭亡。
(18)赵高:秦宦官,本赵国人。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赵高诱同李斯伪造遗诏,逼使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独揽大权。后又杀死二世,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所杀。
(19)玺:帝王的印章。《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时,曾系丝带于颈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于轵道旁。
《过长平作长平行》此诗是一首吊古战场诗,具体创作时间不明。诗人经过长平,想到当年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人的令人不敢置信的凄惨景象,进而想到项羽一夜之间坑杀秦兵二十万,不久秦王子婴成了刘邦的阶下之囚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诗人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大幅度穿插跳跃,将一腔悲愤和理智思考诉之于笔端,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