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1)者,吾得(2)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3)杀,夫代司杀者(3)杀,是谓代大匠(5)。夫代大匠(5)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注释

(1)为奇:奇,奇诡、诡异。为奇指为邪作恶的人。

(2)执:拘押。

(3)司杀者:指专管杀人的人。

(4)代司杀者:代替专管杀人的人。

(5)斫:砍、削。

拼音版

dàojīngshízhāng

mínwèinàizhīruòshǐ使mínchángwèiérwèizhězhíérshāzhīshúgǎnchángyǒushāzhěshādàishāzhěshāshìwèidàijiàngzhuódàijiàngzhuózhěyǒushāngshǒu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