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馀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是南宋词人陈亮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借花言志,词旨高远,层层转进,曲折深沉。下片改为词人自己出面评说,进一步展示出更高的、晶莹澄沏的内心世界。全词处处摄花之魂,处处见我风骨,却又通篇无一字直诉我胸怀处,所谓若即若离,深得咏物神髓。结处暗寓平生意气,感慨遥深。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4)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天高气肃,正是月色通明、秋天月夜景象。汉代长安的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引入天空,悬拟出天宫收储桂花已经盈满。乐意散落在人间,只是怕群花染了凡俗。我吐放在这秋天的夜晚.意在唤回已去的春意,重留温暖于人间。我方深情眷注人世。又何曾自甘幽独呢?
是天上、馀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5)。芙蓉(6)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7)。
是天上的余香遗泽。只怪一股春风,香气十里相续。坐对花旁,只见桂花形似金粟。芙蓉只解添愁思,何况那东篱与凄凉的黄色菊花呢。入时太浅,背时太远,只爱寻找那高尚的行迹。
(1)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作。
(2)木犀:指桂花。
(3)吕郎中:即吕祖谦。
(4)三十六宫:泛指帝王宫殿之多。
(5)金粟:桂花形似金粟,故名。
(6)芙蓉:木芙蓉,八、九月间开放,因名拒霜花。
(7)高躅:高尚的行迹。
词题中的“木樨”是秋天开放的一种桂花,花瓣很小,但花香浓郁。陈亮在词里借助木樨表达自己关于用世与忤世问题的一些看法。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吕祖谦任礼部郎官,后因病辞官归隐。他治学讲究“明理躬行”,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与陈亮观点一致。吕祖谦归隐之后,陈亮曾去看望他,两人畅论时政,相谈甚欢。之后,陈亮作词一曲,托物言志,寄于吕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