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李煜 〔五代〕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上阕主要写春夜宫廷宴乐的盛大场面,下阕描写曲终人散、踏月醉归的情景。全词笔法自然奔放,语言明丽直快,艺术描绘生动逼真,情景刻画细腻动人,由喻象中见情思,于浅白处见悠远,是写得极为俊逸神飞的一首小词,充分显示了作者高妙的艺术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妆初了明肌雪(3),春殿嫔娥(4)鱼贯(5)列。

晚上刚刚梳妆打扮好的嫔妃宫女肌肤如雪、光彩艳丽,在春天的宫殿里鱼贯而列。

凤箫(6)吹断水云(7)间,重按(8)霓裳(9)歌遍彻(10)

凤箫吹至极致时,其音飘荡使云水为之开合,悠扬的《霓裳羽衣曲》歌儿唱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11)?醉拍阑干(12)情味(13)切。

香料粉屑在春风中飘散,馥郁弥漫。我禁不住神驰心醉,手拍栏杆,耽溺于深切的情味之中。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酒阑歌罢归去时,不要点燃红烛,要让马蹄踏着满路的如水月色。

注释

(1)玉楼春: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晚:一作“晓”。

(3)明肌雪:肌肤明洁,白滑似雪。

(4)嫔娥:宫中的姬妾与宫女。

(5)鱼贯:游鱼先后接续,比喻一个挨一个地依序排列。

(6)凤箫:凤凰箫。泛指管乐器。

(7)水云:水和云。此指水云相接之处。

(8)重按:一再按奏。

(9)霓裳:指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

(10)歌遍彻:唱完大曲中的最后一曲。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顺序连接若干小曲而成,又称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称“遍”的。一说遍、彻都是称曲调中的名目。据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云:“彻者,如破之末一遍也。”

(11)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一说指花瓣,花的碎片。

(12)阑干: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13)情味:犹情趣。

创作背景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此词当作于宋开宝八年(975)南唐灭亡之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反映的是李煜帝王生活中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在南唐全盛时所作,按霓羽之清歌,燕沉香之甲煎,归时复踏月清游,洵风雅自喜者。唐元宗后,李主亦无愁天子也。”

词中“重按霓裳歌遍彻”,是写实,而且与李煜的妻子周后有关。陆游《南唐书》卷一六记,“故唐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周)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遗音复传于世”。因此,周后是有大功于《霓裳羽衣曲》的流传的。李煜之喜爱此曲,显然有着特别的感情因素。

拼音版

lóuchūn··wǎnzhuāngchūliǎomíngxuě

wǎnzhuāngchūliǎomíngxuěchūndiàn殿pínéguànliè

fèngxiāochuīduànshuǐyúnjiānchóngànchángbiànchè

línchūnshuígèngpiāoxiāngxièzuìpāilángānqíngwèiqiè

guīshíxiūfàngzhúguānghóngdàiqīngyuè

作者简介

李煜

李煜(千古词帝)

南唐末代君主、诗人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李璟第六子。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