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小雨

蒲松龄 〔清代〕 蒲松龄

短更长更愁絮絮,三点两点雨星星。

雨声不似愁难断,颠倒匡床月入棂。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夜小雨》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首七绝短诗,抒发了作者萦心绕怀的愁思。开头两句,点名雨夜,顿入愁境。第三句则把抽象的愁思具体化,说雨声不似愁思那样难断,正面说雨声,其实意落反面,侧写了愁思比雨声细密绵长,这比直接描写更富有表现力,使愁思具体可感,更深刻生动,此所谓“诗有正写不出,须用反击始透者”。结语余音袅袅,回味不尽。诗缘情而发,直抒胸臆,不务雕饰,不尚典丽,其朴实自然的风格,在当时是别树一帜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1)(1)愁絮絮(2),三点两点雨星星。

心中愁绪连绵不绝,只听见报时的更声由短渐长,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越来越疏。

雨声不似愁难断(3)颠倒匡床(4)月入(5)

雨声不似愁思那样难断,这时,月入窗棂,清冷幽绝的月光照着正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不眠人。

注释

(1)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此谓“短更长更”乃人之主观感受。

(2)愁絮絮:形容愁思不断。

(3)雨声不似愁难断:意谓小雨容易停,愁绪难排除。

(4)颠倒匡床:指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难入眠。匡床:亦作“筐床”,原指方正而舒适的床。《淮南子·主术训》:“匡床蒻席,非不宁也。”高诱注:“匡,安也;蒻(ruò),细也。”诗中指一般的床。

(5)棂:此指窗棂,窗户上的格子。

创作背景

蒲松龄早年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为了谋生,到淄川西铺缙绅毕有际府中“坐馆”。教书之余,搜奇索异,写成《聊斋志异》。心里仍有很多愁闷。《夜小雨》就是在这种境遇下写成的。 [2]此诗作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

文学赏析

短更长更,愁絮绵绵,更由短渐长,表明诗人孤愁萦怀,难以入眠已经多时了。三点两点,雨声零落,雨点由三到两,可见雨声愈来愈疏。三点两点的雨声,只有在更深夜静之时,不眠之人,才能听得见。入夜容易使人思绪万端,牵动愁肠,淅淅沥沥的雨声更使人愁上添愁,不堪其苦。如此绵密不绝的愁思,只教诗人无计可除,辗转反侧,不能安席。这时,月入窗棂,清冷幽绝的月光照着不眠的诗人。

作者仕途绝望,只能“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大江东去·寄王如水》)。他既“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聊斋志异·自序》),亦写出“孤愤”之诗,寄托其“仕途黑暗,公道不彰”,“真令人愤气填胸”(《与韩刺史樾依书》)之情思。《夜小雨》以雨小衬愁浓的构思与“颠倒匡床”的细节,渲染磊落不平之气。这正是对现实的抗议。其表现手法与《聊斋志异》“笔墨蹊径略殊,然其幽思峻骨,耿耿不自释者”(帐鹏展《聊斋诗集序》)则同也。

作者简介

蒲松龄

蒲松龄

清代杰出文学家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器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高邮作幕宾外,长期在家乡为塾师。家境贫困,对人民生活有一定的接触。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书主要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的表现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