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当作于作者南渡之后。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全词塑造了一个由多重性格所组成的抒情形象,抒发了作者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
寒日萧萧(1)上琐窗(2),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3)更喜团茶(4)苦,梦断偏宜瑞脑(5)香。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6)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7)尊前(8)醉,莫负东篱菊蕊黄(9)。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1)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
(2)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
(3)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
(4)团茶:即今之茶饼。
(5)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6)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
(7)随分:口语,随便、随意之意。
(8)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9)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