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长安君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示长安君》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抒写兄妹情,言浅而情深,表达了真挚而又深沉的相逢之欢与离别之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少年离别意非轻(1),老去相逢亦怆情(2)

年轻时别离,那种情意是不轻的;如今老了,连相见也使我感到伤心。

草草(3)杯盘(4)共笑语,昏昏(5)灯火话平生。

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灯火昏暗,我们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直到夜深。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我正在感慨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却又要离开你去万里外的辽国,冒着风沙旅行。

欲问后期(6)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要问我何日相会,怎说得准?你见到那鸿雁南飞,会有我捎来平安的家信。

注释

(1)意非轻:情意不是轻的。

(2)怆情:悲伤。

(3)草草:随便准备的。

(4)杯盘:指的是酒和菜。

(5)昏昏:昏暗,光线暗淡。

(6)后期:后会的日期。

创作背景

《示长安君》这首诗作于嘉祐五年(1060),当时王安石将出使辽国。王安石与他的大妹王文淑感情很深,这次隔了三年再见面,见面后马上又要分别,想起年龄老大,会少别多,无限伤怀,所以写了这首诗。

拼音版

shìchángānjūn

shàoniánbiéfēiqīnglǎoxiāngféngchuàngqíng

cǎocǎobēipángòngxiàohūnhūndēnghuǒhuàpíngshēng

liánhǎisānniányòuzuòchénshāwànxíng

wènhòushìshūyīngjiànyànnánzhēng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