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杜甫 〔唐代〕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少陵于唐代宗大历元年(西元七六六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开府、宋玉、王昭君、刘玄德、诸葛武侯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支离(1)东北风尘(2)际,漂泊(3)西南天地间。

战乱时颠沛流离在东北方,如今我又漂泊到西南地区。

三峡楼台(4)(5)日月(6)五溪(7)衣服共云山(8)

滞留在三峡一带已有多年,和服饰不同的异族共生活。

羯胡(9)事主终无赖,词客(10)哀时且未还(11)

可恨不讲信义的胡虏之人,这混乱的年代有家不能回。

庾信(12)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13)

庾信的一生最为坎坷悲凉,但晚年的诗赋震撼了江关。

注释

(1)支离:流离。

(2)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3)漂泊:一作“飘泊”。

(4)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5)淹:滞留。

(6)日月:岁月,时光。

(7)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8)共云山:共居处。

(9)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10)词客:诗人自谓。

(11)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12)庾信:南北朝诗人。

(13)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定都江陵。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拼音版

yǒnghuái怀shǒu··

zhīdōngběifēngchénpiào西nántiānjiān

sānxiálóutáiyānyuègòngyúnshān

jiéshìzhǔzhōnglàiāishíqiěwèihuán

xìnpíngshēngzuìxiāoniánshīdòngjiāngguān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