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禁幄低张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庆清朝·禁幄低张》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长调赏花词,描述春花盛开之时,明光宫苑之处,词人与同游者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而兴致未减的情景。全词状物抒怀,笔致工雅,蕴藉含蓄,层层铺陈,宕而有序,表现了暮春三月一派繁荣升平之景象,抒写了女主人公一腔赏花惜春之心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禁幄低张(2)彤阑(3)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4)。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5)

宫禁中的护花帷幕低低地张蔽遮阳,红色的栏杆工巧地缭绕围护。那里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这种花淡雅挺立,姿态柔美,朵朵都呈现出天公造化的精巧绝伦。等到数不清的春花纷纷开过之后,经历了春风吹拂、春雨浴洗、清露浇洒的名花,仿佛晓妆初成的美人,带给人无限清新。它以无比妩媚的姿态,戏弄春风、嘲笑春月,尽情地引逗着司管春天的神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绮筵(6)散日,谁人可继芳尘(7)。更好明光宫殿(8),几枝先近日边(9)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10)

在东城、南陌这些日光易照之处,那里的亭台池馆整天都被暖烘烘的太阳熏抚;从早到晚,赏花买花的人们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这般牡丹盛开如锦如簇的兴会结束之后,又有什么花可以继它之后,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呢?最迷人的是在这明光宫苑内,有几枝向阳的牡丹正在竞芳吐艳。对着花儿飞觥举觞,快些把金杯内的美酒喝下,别管它金乌已西坠,黄昏将袭来,筵上还有未燃尽的残蜡!

注释

(1)庆清朝:此词调名他本多作《庆清朝慢》,疑误。《词谱》以王观《庆清朝慢·踏青》为正格,李清照此词为变体。王、李二词字数、句读均有所不同,调名亦不同。又说《庆清朝》即《庆清朝慢》。

(2)禁幄低张:指护花的帷幕低垂。幄:帐幕。

(3)彤阑:红色的栏杆。阑:同“栏”。

(4)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意谓素淡的花儿就像一个不加雕饰的美女一样。伫(zhù):久立。这里以之形容花色淡雅。绰(chuò)约:姿态柔美。

(5)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意谓娇媚的花儿惹得春风嫉妒,明月却为之绽开笑脸,她还能把春天久久留住。殢(tì):滞留。

(6)绮筵:豪华而丰盛的酒席。

(7)芳尘:含有双关之义:一则是对“香轮”车尘的美称,其意与“戟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尘于沉泥”(陆云《喜霁赋》)差同;二则指词人所欣赏的这种入禁赏花的高雅活动,其意与“振芳尘于后”(《宋书·谢灵运传》)相近,指某种名声、风气。

(8)明光宫殿:汉代宫殿名,包括明光宫和明光殿。这里借指北宋汴京的宫殿。

(9)日边:太阳的旁边。这里比喻在皇帝身边。

(10)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意谓日夜宴饮,喝得杯盘狼藉,灯烛燃尽。尊:同“樽”,盛酒的器具。

创作背景

《庆清朝·禁幄低张》此词当作于李清照新婚前后。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适赵明诚。是年,李格非(李清照父)为礼部员外郎,赵挺之(赵明诚父)为吏部侍郎。赵李两家均居汴京。《庆清朝》诸阕当作于是年前后。

拼音版

qìngqīngcháo··jīnzhāng

jìnzhāngtónglánqiǎojiùzhōngzhàncánchūnrónghuádànzhùchuòyuējiàntiānzhēndàiqúnhuāguòhòufānfēngxiǎozhuāngxīnyāoráoyàntàifēngxiàoyuèchángdōngjūn

dōngchéngbiānnánshàngzhènghōngchíguǎnjìngzǒuxiānglúnyánsànshuírénfāngchéngènghǎomíngguānggōngdiàn殿zhīxiānjìnbiānyúnjīnzūndǎopànliǎojìnzhúguǎnhuánghūn

作者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