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洛姝真珠》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洛阳美女真珠的美丽贤惠,通过市南曲陌的妓女来和美女真珠的对比,反衬了真珠美丽可爱,超凡脱俗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李贺是借对真珠的描写来影衬自己,通过自己的落寞寂寥和小人的门庭若市进行对比,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全诗结构奇特,通过反跌的手法,有力地强化了主题,并大量使用华丽的词藻,构成斑斓多彩的艺术境界,且用典恰到好处,有着李贺一贯的细腻优美的风格。
真珠(2)小娘(3)下清廓(4),洛苑(5)香风飞绰绰(6)。
洛阳美女真珠仿佛就是从天而降的美女,她那美丽舒缓的样子给洛阳宫苑带来了阵阵香风。
寒鬓斜钗玉燕(7)光,高楼唱月(8)敲悬珰(9)。
她乌亮的鬓发斜插着一支名贵的玉燕钗,在月下发出闪闪光芒;她登上了高楼对月亮歌唱,敲响玉佩以合节拍。
兰风桂露(10)洒幽翠(11),红弦(12)袅云咽深思。
在这到处都漂浮着兰风和桂露的夜晚,真珠拨动红色的丝弦诉说心意,袅袅的琴声飞入高高的云端。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13)。
那身着锦袍的白马少年为什么还不回来?真珠难过得眉头紧锁,香唇不启,忧愁满怀。
金鹅屏风(14)蜀山梦,鸾裾(15)凤带行烟(16)重。
她倚着金鹅屏风睡着了,在梦里像巫山神女那样去寻找自己的情郎;然而身受鸾裾凤带的拖累,根本无法出门。
八骢(17)笼晃(18)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19)。
清晨,阳光照到四面的窗户上,照到真珠可爱的睡脸上,透过窗纱的细洞的晨光如同繁丝一般。
市南曲陌(20)无秋凉(21),楚腰(22)卫鬓(23)四时芳。
洛阳市南的妓院门庭若市,从来没有萧条冷清的时候;妓女们扭动着细腰,梳着闪亮的头发在门前搔首弄姿。
玉喉(24)窱窱(25)排空光(26),牵云曳雪(27)留陆郎(28)。
妓女们放开歌喉,她们的歌喉响遏入云,她们牵曳着衣裳挽留前来冶游的男子。
(1)洛姝:洛阳的美女。
(2)真珠:洛阳美女的名字。
(3)小娘:旧称歌女。唐元稹《筝》诗:“急挥舞破催飞燕,慢逐歌词弄小娘。”
(4)清廓:一作“青廓”,犹言“青天”。
(5)洛苑:指隋唐时洛阳之内苑。因在宫城之西,故称西苑。又名芳华苑、禁苑。周围一百二十六里,西至孝水,北背邙阜,南拒非山。中有翠微宫、积翠池等。
(6)绰绰:舒缓之意。唐张祜《筝》诗:“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7)玉燕:即玉燕钗。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阖闾夫人墓中……漆灯照烂,如日月焉。尤异者,金蚕玉燕各千余双。”
(8)唱月:对月吟唱。
(9)敲悬珰:敲击玉佩来合节拍。珰:悬挂着的玉珰。
(10)桂露:秋露。秋季桂花开时,夜凉生露,故称。南朝梁吴均《秋念》诗:“箕风入桂露,璧月满瑶池。”
(11)幽翠:深绿。指葱茏的草木。唐王昌龄《缑氏尉沉兴宗置酒南溪留赠》诗:“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12)红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王琦汇解:“张祜《筝诗》:‘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则红弦乃筝之弦也,以红为色,彼时风尚若此。”
(13)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古歌行》:“绿衣白马不归来,变成倚槛春心醉。”浓蛾:黛眉。叠柳:柳叶眉紧锁。
(14)金鹅屏风:谓屏风之上绣有金鹅。金鹅:金色鹅形饰品。
(15)鸾裾:绣有鸾鸟花饰的衣襟。凤带:绣有凤凰花饰的衣带。古代贵族女子所系。
(16)行烟:犹言行云行雨。王琦注:“行烟,即行云行雨之谓。”
(17)八骢:八窗。指四面开的窗户。
(18)笼晃:笼照晃荡。晃:晃动。
(19)曛罗洞:日光照入窗纱上的细洞。
(20)曲陌:曲折的小巷,此指妓女所居之地。
(21)秋凉:指秋天萧条冷落的景象。
(22)楚腰:楚国美女的细腰。《韩非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23)卫鬓:汉代卫皇后的秀发。《太平御览》:“卫皇后字子夫,与武帝侍衣得幸,头解(头发散了),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
(24)玉喉:美妙的歌喉。
(25)窱窱:言歌声宛转之妙。
(26)排空光:犹响遏行云之意。
(27)牵云曳雪:谓妓女拉扯着客人的衣衫殷勤挽留。
(28)陆郎:指南朝陈后主宠臣陆瑜 。王琦汇解:“《乐府·明下童曲》:‘陈孔骄白赭,陆郎乘斑骓。’陈孔,谓陈宣、孔范;陆谓陆瑜。皆陈后主狎客。”
《洛姝真珠》这首诗写洛阳美女。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李贺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此诗当作于他居洛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