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2)(3),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4);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5),其中有(6);其(6)甚真(7),其中有(8)自今及古(9),其名不去,以阅众甫(10)。吾何以知众甫(10)之状哉?以此(11)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注释

(1)孔:甚,大。

(2)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

(3)容:运作、形态。

(4)象:形象、具象。

(5)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

(6)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

(7)甚真:是很真实的。

(8)信:信实、信验,真实可信。

(9)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10)众甫:甫与父通,引伸为始。

(11)以此:此指道。

拼音版

dàojīngèrshízhāng

kǒngzhīróngwéidàoshìcóngdàozhīwèiwéihuǎngwéihuǎngzhōngyǒuxiànghuǎngzhōngyǒuyǎomíngzhōngyǒujīngjīngshénzhēnzhōngyǒuxìnjīnmíngyuèzhòngzhīzhòngzhīzhuàngzāi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